以实践对心灵的改造来判断是否犯错,这样既能满足主体性的要求又能提供客观的主观判断,但问题在于这是否过于灵活,从而显得没有底线。
如果不这样灵活,就意味着我自身是绝对的,这似乎是一种傲慢与僭越。
假设存在上帝,那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了,上帝肯定不会犯错,因此实践对心灵的改造即为上帝对心灵的改造,遵从心灵实际上便是遵从上帝,又因为上帝绝对正确,因此遵从心灵是绝对可以走向正确的,中间有些小瑕疵,但这不重要,最终都会走向绝对正确。
但如果不存在上帝该怎么办?按照黑格尔的看法,人应该是物质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世界认识世界自身的中介。那么我便是世界认识世界自身的一个分支,无论我怎么选,世界都能通过我来认识世界自身。既然如此,那为了能让我自身过得更好,不妨过得灵活一点,参考实践对心灵的改造来看待某某事物正确与否的发展。
但黑格尔的路子也不能使我满足,因为行事的终究是我而非世界。
算了,不管是马克思还是黑格尔,他们都承认犯错是必然的,那干脆就先走点弯路看看吧,先走得灵活一点,走点弯路,积累点客观经验之后再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