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PID:124135000
气象变化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也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雨量充沛,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
大暑节气是华南地区全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这时节也是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PID:122268181
武侯现象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大暑三候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三候是说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
农事
“大暑”前后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间,农作物生长也最快。农耕生产与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传统习俗
送 “大暑船”
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晒伏姜
源于山西、河南等地,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
喝伏茶
三伏天喝的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
烧伏香
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过大暑
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槽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吃凤梨
喝暑羊
吃仙草(烧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