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不管是在水动态,还是发表具有丰富观点的文章,从片面来讲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是''发出来的''东西,其本质是一种满足分享欲的行为,秉持着渴望交流,获得认同的目的(但难免也会有反驳,争执,互喷等事与愿违的结果)。[在这里先浅浅反对一下''只是给自己看,毕竟也没多少人看''的这类观点。诚然,也许有人将平台,动态等作为自己可以倾诉,畅所欲言的小天地。毕竟在互联网,没人在意你是谁,只有语言的碰撞,观点的对冲,但是只要发出来的内容,就一定有被他人关注的可能,在心里默许这种可能的发生,其实也是对自己能够获取认同感的一个期许,也就是说也难免会有期待他人认可的想法]
此外,在平台(尤其是具有点赞,打赏等功能,社交属性强的平台,多项指标直观使人获得满足感),其特有的''匿名性''更能让人抛弃日光下的社会属性以及道德,伦理等他者给予自身的规训。(这种隐私却一定程度上又开放的空间,是否也能满足人一点点''被窥视''的猎奇{非病态}心理?)
总之,这类行为本质上属于分享,是基于满足自身认同感与分享欲的社会行为。
但如此延伸下去,似乎产生了悖论
比如,对于''乐子人''(也包括公开进行人身攻击取乐他人的人)而言,从某种角度来看似乎是矛盾的: 既然在取笑他人的愚蠢,那为何还要拉低身份加入到与他的辩论(甚至直接开骂),让他人看见?不怕自己也作为笑料吗?
一个解释是: 其实如此的行为也属于一种另类的''哗众取宠'',也是博他人一笑的手段,与动物释放自己的内容物用以宣誓,标记自己领土的行为并无不同,就像是在向每一个观看争执的人彰显自己所谓的''气势''与''不好惹''。而且既已知道这是一场所谓的''反智表演'',他们怕的不是被取笑,而是没人关注,本质也是获取关注流量,另类实行自己''分享欲''的过激极端行为(而且基本也不会对辱骂等做出过于激烈的反应,尽管可能有反应,但起码气势上不能输,明面上肯定还是: ''我不在乎,随你怎样,认真你就输了''的''心态'')
一个渴望被理解,一个渴望被围观,二者皆是网络下隐秘的孤独者。
欢迎提出不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