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芳歇去何须恨,夏日阴阳正可人。”在6月经历了紧张刺激的高考之后,我终于等来了令人无比激动的暑假假期。踏着地上零零星星的水坑,嗅着河边芬芳浓郁的荷花,听着树上“声声”不息的蝉鸣,刚完成人生大考的我又怎么能抑制住出去走南闯北的内心,踏上一场缤纷多彩的旅行呢?
在这次令人惊艳的盛夏之旅中,我前往了远近闻名的湘西张家界。 张家界原名是大庸,其内部有大庸古城以及白马古刹等颇有历史韵味的建筑。后来在近代为了响应湖南省政府的旅游改革政策,大庸便改名为张家界,意图为张开向世界的眼睛。张家界总体的市区面积比较小,而白马古刹就坐在张家界的市中心内,与周围犬牙参差的现代建筑融为一体。古色古香的佛教殿堂香火与现代都市车水马龙的人间烟火交织交融在一起,更显一座旅游名城的历史文化传承。
而大庸古城则坐落在古城墙的西南角。处于张家界城市的郊区部分,没有高层建筑物的”穿帮“。夕阳西下,我们漫步在几乎全由榫卯结构搭建成的古城的城楼间,看着太阳将最后一丝金黄洒向大地,两个人的身形在地上勾勒出长长的影子,与周围古朴的建筑物的影子相映成趣,仿佛那一瞬间真的有种与这古城融为一体的感觉。
接下来便是这次张家界之行的重头戏——远近闻名的天门山。关于天门山,自古就传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绝句。从诗句中我们便可体会它的高耸入云,而天门山山中间穿山而过的山洞更是一种难得一遇的奇观。
乘坐几乎垂直的缆车,抵达天门山山腰的平台。回头望去,仅仅在山腰缆车站的高度便已几乎和云端齐平。上一秒还近在咫尺的摩天大楼,眼下便在天门山山脚的一隅抱成一团蜷缩着。
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经历千辛万苦、攀登几乎垂直的云梯,我终于了登顶天门。
我登上天门山洞后,目睹了各式各样的张家界的地方特色山脉画卷。有的宛如五指,自由自在地生长着;有的犬牙参差,若隐若现地跳动着;还有的方正凛冽,演绎着独特的张家界版本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游览完这些造型各异的山峰之后,我从天门山山顶坐了几乎是全中国最长的缆车,回到了张家界市区。整个过程整整27分钟,我被深深的震撼到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么长的缆车。缆车不仅途经天门山各种奇观,而且长驱直入张家界市区,在大街小巷的上空中穿行。
最后一站,我乘坐大巴车前往沈石溪笔下《边城》的取景地——凤凰古城。
在古色古香的古城中,伴随着一杯香甜可口的翠翠奶茶,漫步在古城美轮美奂的桥头中,我任凭舒缓清凉的夏风拂过我的衣角,静静地打量着古城的一砖一瓦。
听着桥边熙熙攘攘的人群声,靠在冰冰凉凉的石柱上,我凝视着波光粼粼的水面,眼前的景色渐渐模糊成一片片光斑。想到愉快的张家界之旅即将结束,我拖着疲倦的身体即将乘坐高铁返航,心中感慨:真是“揽騑辔而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期待下次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