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明灯》
“……当我的妈妈为了我而放弃了很多选择,当她的生命都为了我而付出,我感到的,是无尽的内疚,我想为她做些什么……”
宣传人员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回荡在礼堂里。台下,林慧看着自己的儿子小驰哭得稀里哗啦,他攥着小拳头,说以后一定要报答母亲,再也不给她添麻烦。这是学校举办的《感恩主题教育》,林慧第一次觉得,这种活动或许是件好事。
那是一个下着小雨的星期二。小驰的哮喘又犯了,医院的药费花掉了她半个月的工资。恰好,学校的通知单上写着,将为所有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国家青少年健康计划”体检,并建立终身电子档案。一切免费。
“妈,上面说还要抽血建库呢,”小驰一边写作业一边说,“老师说这是为科学做贡献。”
林慧笑了笑,在同意书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能省下一笔钱,还能为科学做贡献,她想,真好。
意外发生时,毫无征兆。宿舍老化的热水器漏气,小驰一氧化碳中毒,被送进医院时,已经深度昏迷。
林慧的世界在那一刻被抽成了真空。
之后的一个月,就是地狱的具象化。小驰躺在ICU里,浑身插满管子,心电图上微弱的波纹是她活着的唯一理由。医生们每天进进出出,表情永远是那种混合着同情与专业的凝重。
“我们在尝试一种新的神经激活蛋白。”
“这是国外最新的生命支持方案,非常昂贵,但我们在为孩子争取。”
林慧卖掉了唯一的、还在还贷的房子,向所有能开口的亲戚朋友借钱,看着他们从同情到躲闪的眼神。她因为要全天守在医院,被公司“体谅地”辞退了。她的世界,被迅速榨干,只剩下每天都在攀升的账单。
一天夜里,一个年轻的护士在更换输液袋时,飞快地凑到她耳边,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说:“姐,别再白花钱了……这孩子的情况,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
林慧愣住了,看着护士离去的背影,把这句话理解成了医学上的无能为力。她不能放弃,她是妈妈。她要把这当成一个考验。
当那个被称为“张主任”的男人走进那间小小的会客室时,林慧已经是一个被生活反复捶打、精神和钱包都一无所有的空壳了。他看起来很儒雅,说话的语气像一位邻家的长辈。
他将一份打印好的费用清单,轻轻地推到她面前。
“林女士,”他叹了口气,“这是小驰到目前为止的医疗费用,七十三万四千元。我们知道您已经尽力了,后续的维持费用,每天依旧是个天文数字。”
林慧看着那个数字,觉得眼前发黑。
“我们都很同情你,但医院也要生存。”张主任的语气充满了“无奈”,“不过,现在有一个人道主义方案,也许能帮到你。”
他顿了顿,观察着林慧的表情,然后字斟句酌地继续说:“我们国家一位泰斗级的科学家,钱院士,您应该听说过,他为这个国家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现在,他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他为她描绘了一个选择:一条路,是继续背负着这个无底洞般的债务,直到耗尽一切然后人财两空;另一条路,是让小驰的生命在一项伟大的事业中得到永生,同时,她也能从这场噩梦般的债务中解脱出来。
林慧看着那张催命符般的账单,再想想ICU里那具安静的、陌生的躯体,和护士那句“不是钱能解决的”的话。她知道,这是唯一的出路。
“小驰……原谅妈妈……”
她的手颤抖着,在那份名为《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的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手术很成功。媒体上出现了几篇关于“无名英雄少年”和“大爱母亲”的报道,但很快就被淹没。
在此之后林慧拿到了一张“债务清缴单”。她失去了儿子,失去了房子,失去了工作。
在她为了下一顿饭的发愁、四处碰壁时,一个自称“生命传承基金会”的人找到了她。那人西装革履,笑容和煦。
“林女士,我们听说了您的事迹,深受感动。正好,基金会需要一位宣讲员,去向社会大众分享‘生命赠与’的伟大意义,现身说法。虽然工资不高,一个月三千块,但五险一金都齐全,也够基本生活了,不是吗?”
林慧麻木地点了点头。这或许是她悲痛欲绝的生活里,唯一有意义的事情了——去宣扬儿子那份伟大的牺牲。
她的新工作,是站在各种学校的礼堂里,站在明亮的聚光灯下,用她那张因悲伤和营养不良而消瘦的脸,一遍遍地讲述那个被基金会精心修改、润色过的故事。
她讲得越来越好,甚至把自己都讲得热泪盈眶。她必须相信这个故事,这是她活下去的唯一支柱。
今天,她又站在一所中学的礼堂里。她照着稿子,声音平稳地念着:“……当我的孩子以另一种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当他的生命融入了更伟大的事业,我感到的,是无尽的骄傲与欣慰……”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许多家长都红了眼圈。后排,一位母亲用手肘碰了碰身边的丈夫,小声说:“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太无私了。”
她的丈夫,恰好是中心医院的一位外科医生。他看着台上那个沐浴在光环中的女人,眼神里没有感动,只有一丝藏不住的疲惫和怜悯。他凑到妻子耳边,用更低的声音回应道:
“无私?她可能都不知道,她儿子送进来的第二天,就因为跟钱院士的血型和组织配型完美匹配,医疗方案就从‘救治’,改成了‘器官活性维持’。”
妻子愣住了:“那……那她花的那些钱?”
“保鲜费而已,”丈夫叹了口气,声音轻得像风,“她以为是自己在做选择。其实,从匹配上的那一刻起,她的儿子,就只是一具躺在手术台上的备件了,学校和我们并不是一个系统的,不过因为办事干净,事后据说被奖励了不少钱……”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林慧微微鞠躬,刺眼的聚光灯照得她睁不开眼。她感觉不到温暖,只觉得那光像一团火,在慢慢地、无声地炙烤着她。
她抬起头,看着光来的方向。她好像看见了,在那光芒的源头,有一盏巨大的、永不熄灭的琉璃灯。她仿佛间觉得,她自己不是那个讲述故事的人。
她是灯油。
她的余生,她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开口,每一次流下“感动”的泪水,都只是为了点亮孩子那盏灯,能让他更亮一点,更久一点。
掌声经久不息,听起来,像极了火焰燃烧时,发出的呼啸。
又写了一个轻松小故事,两千多字,不是很擅长写这种长篇,有点漏洞也懒得修了。开心过好每一天。
二修:修改了下毛边,加入了部分对话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