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其是源族的超级移动基地,虽然相比于家园舰,天宫的科技水平由于建造成本以及速度问题普遍较低,但仍是当今道源星上最强的战争机器,没有之一(除了我以后想到更强的设定)。
一代天宫:海陆两版的移动平台,这时的天宫还不能叫天宫,而是一种可移动的作战平台,这一时期的天宫是未来苍穹要塞,家园舰,洞天,太白宫等科技树的技术前置,推动了大型设施移动集成路线如,航母,空天母舰,移动基地等的发展。这时的天宫只能为单一维度作战提供帮助,而且作为一个平台本身尚且没有太大攻击能力与防御,依赖一些附加设施或地形来提升攻破她的难度,内部的消耗物资依旧是需要完全依赖外部输送(如食物,水,维修工具与零件),如果被某些小型单位掐断了运输通道最多不超过10个月整个设施就会完全从内部被瓦解。
二代:二代集成了海陆空三方的作战效能,并从集成化,运动速度与作战持久性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并从中发展出了两条科技线,一体化与模块化方向。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至今仍在继续的是家园舰及洞天科技树,尊崇以往的设计经验进行了集成,以本体为战斗力。而模块化方向则是以去中心化的理念来进行设计,虽然大多依然仍旧保留一个中央指挥中心,但这种设计有时确实下降了战斗力,当然了这种可分散展开的作战模式为后面的设计理念提供了重要支持(简单来讲,这东西就像一个抽屉,走的时候先把抽屉里面的东西放好,带着整个抽屉走,如果需要那个抽屉里面的东西,就去打开那个抽屉,放到实战中就是对面一个大玩意突然飞出来一个东西砸你脸上,展开之后画面里面是坦克装甲车,无人机之类的),适应多种作战环境,后来因为迭代速度慢,有人将两种结合起来指挥,被称作天庭作战体系。这个体系被许多人使用后认可,渐渐的让两种型号在设计上趋向于贴合与互补,同时在这一时期空间技术的大爆发也让其内部有了更多的存储空间,以此为基础,循环系统与超大的储备仓库等等也在此不断装备,大大提升了持久作战能力与可携带的武器装备数量与型号。
两者的设计理念开始重合与模糊。由此出现了第3代,小型化,快速部署,持久作战等,在这一带中被大大的加强了,且在这时,由于遭遇了与启明星的太空战斗这一代的天空也拥有了在太空环境中作战的能力,三代的巅峰型号为祥云型,从大小形态,速度,作战能力与持久性等方面做了全面的提升在不给予补给与全面开火情况下,最长作战记录长达50年,在此期间可同步进行武器自主迭代等工作,这时的天宫,能力已经与太白宫相当,这也是为什么太白宫这么普及的原因。
四代:这一代赶上造物科技革命,由于全源本论的出现,源族拥有了造物能力,同时,源族吸收了幻灵与会员的知识清晰,开拓了精神维度的作战,添加了虚实交互的能力。至此,天宫终于完善,至今为止(归同纪元)天宫已建设4座,在建一座,分为东西南北中宫,其中,指挥官称为帝,分别是玄冥北帝,朱明南帝,青苏东帝,白钺西帝。四代天宫总体上采用祥云级的设计思路:通过椭圆形中心连接数个子空间,并由子空间随机在周围张开洞口散发特制雾状物质,并在其上投影迷惑对手(源族早期三维投影技术)。在第4代的强化了这一部分,通过子空间洞口散发出的编码物质的形变能力,让天宫本身难以被破坏与发现,同时,编码物质通过形变也可成为武器,通过聚集在一起,让天宫本身获得巨大的动能破坏能力与各种光怪陆离的能力,从而实现他们名字中的所代表着的神兽的力量,天宫本身也在这一时期被隐藏的更加彻底,子空间的联系更加复杂,通过所有空间之间相互联系,在一个空间的通道被毁坏时,可利用另一个空间直接出现与获得目前坐标信息重新张开洞口,也就是说,如果你把周围的子空间洞口都毁坏了,就算只剩下一个核心(核心也可以被完全隐藏)或者就剩下一个洞口了。所有空间也依然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同时,正在建设的中宫则有着所有洞口被毁坏,但依然可以获得自己坐标的能力。不要妄图进入其中搞破坏,对于自己内部的防护,在第4代当中也被提升到了变态的地步,意识扫描技术永远会让你怀疑人生。
内部的构造总体可以参考太白宫,或者我重新设计一套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