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架构:双相共生
宇宙在任何尺度上都呈现出两种相辅相成的存在相位:
1. 现实显态 (The Actualized State)
· 是什么:我们所能观测和体验到的低熵、有序、经典的物质世界。星系、生命、文明皆属于此相位。
· 特性:遵循明确的因果律,具有较高的信息结构化程度。是宇宙“可见”的正面。
2. 潜在代价态 (The Potential Cost State)
· 是什么:与显态辩证共生的高熵、无序、量子的功能态。它是显态维持自身稳定所必须的“背景”或“底座”。
· 特性:存储着所有被扬弃的历史可能性、能量悖论和信息债务。是宇宙“不可见”的背面,是秩序得以产生的代价承载体。
两者关系:并非两个分离的宇宙,而是同一物质实在的两种不同表现相位。如同硬币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
---
二、 核心机制:动态平衡与辩证发展
模型的动力源于物质自身的矛盾运动,其过程可概括为一个永恒的循环:
稳定显态 -> [发生相变/复杂度跃升] -> 产生代价 -> [代价转移至潜在态] -> 新的稳定显态
1. 动力来源:物质运动内在的矛盾(如引力与膨胀、有序与无序)。
2. 演化过程:相变(如恒星形成、生命诞生)是物质复杂度自发性跃升的关键节点。每一次跃升,都必然产生相应的信息与能量代价。
3. 稳定过程:产生的代价被持续不断地转移至潜在代价态中消化和储存,从而保障了现实显态的定律能够保持稳定和有效。
4. 终极规律:此过程遵守一条宇宙尺度的信息-因果守恒律:一个区域显态的有序度,必须以潜在态承担等量的无序度为代价。
emmmmm…是我玩deepseek时整出的玩意,觉得挺有趣的就发出来让大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