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月满人团圆。首先祝愿大家节日快乐,阖家安康!
在这个象征团聚与家国情怀的日子里,我们回顾近期引发热议的成都漫展事件,更能感受到年轻一代对文化底线与民族尊严的坚守。
10月3日,成都世界线动漫展外围地铁站内,一名男性COSER因扮演争议日漫《我的英雄学院》中的角色,引发在场观众集体反对。现场群众发现后先行劝阻,要求其取下标志性红白假发,但该COSER未予配合,随后一名白衣男子上前扯掉其假发,导致短暂冲突,涉事人员被警方带走。据悉,此角色因作者曾使用涉嫌辱华的“志贺丸太”命名(关联日军731部队暴行),早已被国内动漫圈广泛抵制。类似情况此前在重庆漫展亦有发生,而此次事件中年轻人的反应,再次印证了当代青年清晰的价值观。
亚文化爱好与爱国情怀从不对立。某些声音常将ACGN爱好者标签为“崇洋”“忘本”,但事件中观众的第一反应是理性劝阻,即便在情绪激动时仍有人高呼“别打,打了要进派出所”。这种克制与底线,打破了“年轻人沉溺虚拟、不辨是非”的偏见。他们用行动证明:真正的热爱,始于兴趣,归于家国。
当代青年的“双重自觉”,文化包容与底线守护。从《黑塔利亚》到《那兔那些事儿》,年轻一代早已学会在多元文化中筛选立场,在娱乐中铭记历史。他们既能欣赏日本动漫的艺术表达,也绝不容忍任何伤害民族情感的内容。这种文化自信,绝非封闭排外,而是以清醒的头脑将“爱好”与“原则”划清界限。
以漫展为镜,照见青春脊梁。有人质疑当代青年“不及前辈”,但回望历史,每一代人的担当各有不同。今日的青年以COS服、漫画与社交媒体为阵地,在全球化浪潮中守护文化的根脉。从科研攻坚到乡村振兴,从漫展自律到网络发声,他们用属于这个时代的方式,书写着“甘洒热血、不失寸土”的热忱。
成都漫展事件虽小,却如一滴水折射阳光——它照见了年轻人家国情怀的炽热,也映出他们对理性与公序的追求。当爱好与信仰同行,虚拟与现实交融,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终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挺拔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