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模拟时代,磁带介质常用Dolby系统(3)____Dolby B

进入一个不怎么容易理解的领域,尝试一些简易通俗化的写法。

=====—————————————————————————————————————————

Dolby B属于”压缩扩屉型降噪“,具体原理可以这样理解:

由于磁带本身存在底噪,这些噪声主要分布在中频段和高频段;假设中高频段的噪声音量都为4

磁带本身有阈值,超过某个音量会破音无法记录假设这个极限音量为10

我们平时需要记录的信号,能量多分布在中频率,而高频段的能量很少假设中频音量为8,高频音量为2

==========——————————————————————————————————————

可以看到假设这样,就算不考虑其他损耗的情况下

记录到磁带上 的高频音量为2,但是底噪音量已经达到4

2<4此时由于噪声音量远大于高频音量,高频声音被遮掩

聪明的你肯定想到可以加大声音的音量,这样高频信号声音的音量就能得到提升了。

但是,由于磁带最高只能承受到音量10,单纯的提高音量不能很好的解决效果,例如我现在把整体音量+2,此时:

高频音量=2+2=4 ||存在4=4,由于噪声音量等于高频音量,高频声还是被噪声遮掩

中频音量=10 ||已经到达磁带的承受极限,音量不能加了

====================———————————————————————————————

所以,可以选择性的提升高频的信号,例如在上面的例子里,我们选择性的提高高频的音量,比如给高频音量+6

此时:

高频音量=2+6=8 ||远大于噪声信号音量,噪声被遮掩

至于回放的时候,把这些信号衰减一下,例如都-6

此时,输出的高频声音音量还是2,和输入时一样

至于噪音,也被同步衰减了;以此可以达到降噪的效果

========================================—————————————————

以上是一种通俗的理解方法,当然,免不了存在有误差。

欢迎指正

+++++++++++++++++++++++++++++++++++++++++++++++++++++++++++++++++

早期的一些卡座和某些随身听,如果只是标注”Dolby NR“那指的一般就是Dolby B

+++++++++++++++++++++++++++++++++++++++++++++++++++++++++++++++++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最新
最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