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素蛇青金记 第五回 他人家群贼争堂论

过了几日,于武夷山之柱间,昔年武夷三十六派会盟地的天游峰上好不热闹。


先已弥勒天国宰相“笑财遮天手”李莲携居士欧阳仇,多摩罗卫士统领先驼迦以及诺干多摩罗卫士等先到彭祖庙拜会,要说这弥勒妖僧向来不守清规戒律,杀人祭佛更是家常便饭,因此哪怕如今弥勒教割据二省自立为王几十年,却也依旧不为天下人接受,更是被朝廷,天庭认为是匪,但奇怪的是,天底下公认的名门正派十宿星山庄庄主后一天却主动携众弟子出庙迎接,两人满面笑容,执手高谈阔论,显得关系异常亲密,不失为正邪和解的一段佳话啊。


坐于庙堂之上,尽管后一天要比杨莲年长几岁,行词论语却皆带有敬重,且道:


【后一天】“杨相国和我有多年不见了吧,当年黄河大会十宿星山庄和贵国多有误会,误伤了您手下的兵将,如今相聚在武夷山,我们能一笑泯恩仇,亦算件喜事。”


他的衣袍向后甩了甩,自然有眼力见的弟子端上两盏岩茶,为杨莲和后一天各自倒上,茶过三巡,杨莲把手中还未喝尽的茶杯递给身后的欧阳仇,赞叹道:


【杨莲】“好茶啊,好茶,武夷不愧是茶茗圣地,居士不妨也尝尝味来。”


【欧阳仇】“哪敢,只怕惊扰了两位大人茶道之谊,相国如果喜欢,我便叫下人多采些带回天国。”


一阵寒暄过后,彭祖庙的大门就像是科举时的龙门般,潮水涌来了许多英雄好汉,归天庭敕令的有涂山派掌门狐不疑,丹霞派长老苍勿求,大咸门副掌教陈渐波,小咸门掌教陈送等人。在野派,则有脚行总掌柜孙山华,西南哺墨子,梅山六侠,琴潇派掌门张珂烂,经藏寺悟谛大师等。零零总总共六十九路大派齐聚在彭祖庙,带来弟子约一万五千余众静候在天游峰各处,霎时间喧闹不止,可谓好生威风。


彭祖庙内,众人聊天话语熙熙攘攘,倒是发现还有三路人马未到,一路乃朝廷的右丞司礼太监杨公公,一路为巫山派长老道敏,最后一路,则是天庭下赐将衔无目天尊。


正当庙堂内众人交头接耳,揣测三路未到人马何时现身时,庙外忽然传来一阵轻缓的脚步声,不似江湖门派的豪迈,也无仙门仪仗的张扬,倒像寻常官署里的从容步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庙门被两个身着玄色禁军服的侍卫轻轻推开,为首者一身月白绫罗常服,腰束暗纹玉带,面容白皙无须,正是朝廷右丞司礼太监杨公公。他身后仅跟着四名侍卫,皆手持长戟,站姿挺拔却无半分杀气,既无锣鼓开道,也无旌旗簇拥,与先前各路门派动辄数十上百人的排场相比,竟显得格外素净。


杨公公步进庙内,目光扫过满堂英雄,脸上不见倨傲,也无谄媚,只微微颔首,声音温润如玉石相击:


【杨公公】“咱家来迟了,让各位好汉久等。”


这般低调的排场,反倒让暗自揣测朝廷会借机施压的众人愣了神,先前就有人发现,此番来赴会的各大门派里面,有受敕令的天庭派,有不受各方管制的在野派,但并没有一个诸如峨眉,武当,少林等接朝廷圣旨的朝廷派,而这位代表朝廷而来的杨公公,竟以如此平和的姿态赴会,既无官威压人,也无盛气凌人,倒像是来赴一场寻常茶会一般。


杨公公一出面,竟给彭祖庙里杀来了份安静,在野派虽不隶属朝廷,也不受天庭敕令,但他们多是朝廷的公民,见了杨公公,骨头便不受控制的软了下来,全然跪下。杨公公用一丝娟捂嘴,快步走过跪着的众人,边走还边附身慌道:


【杨公公】“这怎么受的起,这怎么受的起,快起来,快起来!你们吓着咱家了。”


受天庭敕令的门派道长们也给足了面子,朝杨公公行楫礼,而杨公公也匆忙回礼,嘴上依旧是不停的“受不起”,却无一人发现他已经走到了杨莲的面前。


【杨公公】“杨副教主,久闻恶名啊。”


在座的每一位无不知道,今天杨公公所来代表的是朝廷的态度,其称呼“杨副教主”,而非“杨相国”,便是最好的证明。可今日的群英会,在场的人物哪怕侍从都要比当日行不动客栈里的英雄豪杰在地位强上十倍,乃至百倍,江湖讲究脸面,纵使弥勒教作恶多端,也不该在这时候……………


【杨莲】“公公,请。”


杨莲忽然身子一侧,将道路让开来,手臂请示的尽头,是今天特地设下的几个主座。


【杨公公】“哎呦呦,哪里敢坐这个位置,咱无非就一奴才罢了,来这还能做个客人,看摆大戏喽。”


说完,杨公公就领着手下几人抽身屈坐在下面的客座上,依是安分罢,从旁抓了把瓜子啃食,仿佛不晓得什么叫做架子般,还分了左右两个在野派掌门。这两个掌门心里不免发虚,只因刚刚他们登堂入室时,曾主动向杨莲恭敬称“杨相国”,想到这,嘴里啃食的瓜子已经尝不出味来,更愈发坚定了正邪不两立的纲领,势要与朝廷一条心。


【公公,何时宣读圣旨,莫不是要等巫山派和天尊到场?】


其中一在野派掌门思有疑虑,便趁着拿瓜子的间隙轻声询问道:


【杨公公】“圣旨?甚么圣旨,不是大家简单聚在一起喝酒畅聊吗,主子不知道你们要在武夷山做甚,说甚,朝廷不关心,也不明白,仅派我来慰问而已,等戏唱完了,咱家也该走了。”


他故意讲的大声,无半点隐藏之意。


这话入耳,满堂英雄皆是一怔,连指尖的茶杯都顿在半空。先前众人暗忖,朝廷要么借盛会拉拢势力,要么借机施压约束群雄,却没料到竟是“不关心、不明白”的姿态,像颗石子投进沸汤,瞬间搅乱了所有人的心思。

有位身着青布道袍的散人忍不住起身,拱手问道:


【公公此言当真?昔年大伙围剿武夷三十六派,朝廷未曾插手;如今素蛇长生血肉即将出山,陛下竟也无意过问?】

杨公公嗑着瓜子,碎屑从指缝间漏下,脸上依旧是那副平和模样:


【杨公公】“咱家不过是个传声的奴才,主子的心思哪能猜透?只知陛下常说,江山稳固靠的是政和清平、百姓安乐,不是甚么长生不老。再说了,”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殿内,


【杨公公】“诸位英雄聚在此地,是为论道,不是吗?”

这话看似随性,却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朝廷与这场关乎“长生”的盛会彻底隔离开来。先前因“杨副教主”的称呼而紧绷的气氛,竟被这几句轻描淡写的话悄然化解,只是众人心里的疑云更重了:帝王真的能抵御长生的诱惑?还是说,朝廷另有更深的算计,只是借杨公公之口,放出这颗烟雾弹?

连一直端坐不动的杨莲,指尖都微微动了动,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他本以为朝廷此番必有所图,却没料到会是这般“置身事外”的态度。


脚行掌柜孙山华率先发言,他手持酒杯走到杨公公面前道:


【陛下既然派公公来慰问,就说明他老人家心里还有我们这些山野人士,我在这里替行里的伙计们敬过公公了。】


只见他双手搭前,一碗高粱酒随着臂膀的浮动而摇曳着,酒香如淡淡荷叶飘至夏末的尽头,杨公公露出微笑,正准备抬手结果酒碗,忽然听到庙堂外有人扯着嗓子大喊声:【莫急!杨公公,有好酒怎么不待我一块呢。】


“咻”的一声,两个身着白银铠甲的武人飞身窜进堂内,他们腰间挎带官剑,一人左手提八棱紫金锤,另一人右手握丈八蛇矛,矛尖斜指地面,竟将青砖戳出个细浅凹痕。二人不看满堂目光,径直步向堂中主座,待站定后左右一分,铠甲碰撞声清脆利落,如两尊镇殿石狮般守住了座位两侧,目光扫过众人时,带着天庭仪仗特有的凛然威压。


就在众人屏息之际,庙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不疾不徐,每一步都似踏在人心尖上。先是玄色披风的一角扫过门槛,紧接着,一道身形挺拔的身影缓步而入,正是天庭下赐将衔的无目天尊。身上锁子甲以金线绣出云纹,披风下摆绣着展翅金鹏,行走时披风微动,竟似有风声暗涌。


要说这天庭军制,军官分“将、校、士、兵”,并有四种军衔按“天、上、地、下”排列而分,表达地位尊卑。那出面高调的无目天尊,所佩戴的军衔正是天庭军制的下赐将衔。


且说那无目天尊一进彭祖庙内,凡接受天庭敕令的大小门派顿时齐声跪下,高呼“天帝万岁万岁万万岁”,仅涂山派掌门狐不疑和大咸门掌门陈渐波同样在天庭有着下赐将衔,不必下跪,呼万岁就可。至于在野派却是不同,犹豫些许过后,瞧见有些人慢吞吞的跪下了,有些人则顾及杨公公在这,不敢贸然下跪,有些人呢,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不知道是该向着朝廷还是向着天庭。


无目天尊不看暗流涌动的门派众人,也不瞧主座旁的银甲卫士,径直走向那杨公公所坐的客座,杨公公的手顿在半空,下意识抬眼看向那庙门外后的虚空;杨莲身边的欧阳仇发出一声不易察觉的嗤笑,显然是没有把无目天尊放在眼里。


【无目天尊】“嗯………这凡间的酒闻香啊,杨公公,不如我先替你抿两口?”


说罢,那天尊暗使内力,欲是要从孙山华手中抢先夺过酒杯,可杨公公作为右丞司礼太监,武功岂是泛泛之辈,立马以五指化爪,按在了无目天尊的肩膀上。


庙堂内,只有极少人能捕捉到杨公公的动作,可杨公公身上散发出的水阴内力却是所有人都察觉到了,杨公公笑意不变,指尖却暗加了三分力:


【杨公公】“天尊莫要急,只是这酒是孙掌柜的心意,咱家若是让了,倒显得不懂规矩。”


无目天尊不愿在天下群雄跟前丢了面子,也抓住了杨公公的手腕,霸道的真气顺着虎口冲关,如沐火后的刀胚淬进了水里,滋滋作响,惊的在做的每人都伸直了脖颈,想看出个所以然来。


杨公公五指全力催动,一时间竟将无目天尊的高深内功压的有些颓势,无目天尊肩头微沉,试图挣脱那股阴柔却诡异的内力,可水阴劲如附骨之疽,顺着甲缝往经脉里钻,逼得他额角渗出细汗。满堂英雄还以为二人势均力敌,盘算着怕不是要两败俱伤,唯独杨莲和少许武功高强的人瞧出了端倪———诺继续僵持,只怕天尊会在内力上败的难堪。又忽感惶恐,这杨公公在朝廷不过是个五品太监,居然在内力上就已经远胜天庭神将,换做那位司礼掌印大太监白梅骨又如何?换做朝廷三军统帅刘酉又该如何?


【无目天尊】“哼,今天这酒我是喝定了!”


无目天尊劲道一松,杨公公却是没料到这手,两人真气余力顷刻外泄,把孙山华手中的酒杯震到半空,酒杯落地粉碎的间隙,两人对视一眼,具是运起武功,同时打出一掌!


两掌相击的瞬间,并无预想中震耳欲聋的巨响,反倒是一股无形气浪骤然扩散,只见堂内案上的茶杯尽数翻倒,岩茶泼洒在青砖上晕开深色痕迹,连殿外悬着的灯笼都晃得险些坠地。

杨公公衣袂微动,月白绫罗下的身形稳如磐石,水阴劲如溪流般缠上无目天尊的掌力,竟生生将那霸道真气引向两侧;无目天尊却似被气浪推着后退半步,锁子甲碰撞发出“哐当”脆响,掌心隐隐发麻。他本想借松劲后的突袭占得先机,没料到反被杨公公的阴柔内力卸去大半力道。


无目天尊恐生内伤,连忙后退一步,回视望去,众人的目光皆放在自己身上,忍不住冒出无名火来,自己虽然不过下赐将衔,但那是因为打仗没甚智慧,才不受天庭后主提拔,可论起武功,他在天庭三军算是一流高手,哪受的了这个人间太监的鸟气!当即就要叫手下天兵取兵器再战,但孙山华不愧为脚行掌柜,何其机灵,挡在无目天尊面前,先是重新给杨公公倒上一杯,又给无目天尊一杯,道:


【方才在下敬了杨公公一杯,可惜鄙人手不稳,摔碎了,现在重新满上。我知道天尊喜酒,这是敬二人的,情谊于杯盏,说不完,道不尽,鄙人先自罚三杯,莫要因此事伤了天庭和朝廷两国的和气。】


【杨公公】“咱家刚刚和天尊初次见面,只觉心心相惜,忍不住和天尊击掌打个招呼,怎会伤和气?”


这话既给了无目天尊台阶,又暗里将“对掌比武”圆成了“击掌打招呼”,连“天庭与朝廷的和气”都护得周全。无目天尊盯着酒杯愣了愣,满堂目光都落在他身上,若是再揪着不放,倒显得他小家子气。他闷哼一声,终是接过酒杯,与杨公公的杯子轻轻一碰,仰头饮尽。


饮完酒,杨公公将酒杯递还给侍从,又对着满堂众人拱手笑道:


【杨公公】“咱家本就是来慰问各位,如今见大伙和气融融,也算尽了差事。时候不早,宫里还有要务等着回话,就不在这里叨扰了。”


杨公公不再多言,领着四名侍卫转身向外走,步伐依旧轻缓从容,来时素净,去时也无半分张扬,只留下满殿若有所思的英雄。


无目天尊坐于上居主座,其余几个主座分别是先一天,狐不疑,陈渐波,杨莲,亦还空着一座。客座的人们开始交头接耳,他们心知肚明,此番聚会肯定是为了讨论半个月后开山,讨伐素蛇白蟒的事情,也是为了选出一位谋定大局的主事统领各派。至于是谁,还真不好说,主座几人当中,属杨莲武功修为最高,但他乃邪魔外道,不可。论及地位尊贵,则是无目天尊 ,不过前面杨公公出手,在野派心思有异,恐不能服众。这般看来,能领导各派的人选,只剩下巫山派长老道敏了。


【无目天尊】“待他不是,不待他也不是,眼瞧着晌午都快过去了,哼,巫山派真是好大的面子!”


【陈渐波】“天尊此言差矣,道敏长老乃是各位长辈,不论如何还是要讲其面子的。”


无目天尊真可谓“无目”,全然没有把陈渐波放在眼里,思到你又是什么东西,天庭的奴才罢了。已经完全沉不住气,他翘起二郎腿,说道:


【无目天尊】“先前开山的日期,你们在边口的九天居已经议过一会,定在今年的十月廿三,天庭这边没有任何意见。但至于伐完素蛇后,其血肉要怎么用,怎么分,也该大家好好商量。当然,主子的要求我也必须带到,既然这次的合伐是天帝,太后全力支持,那么素蛇白蟒必须大家齐心协力活捉后,上交天庭,再经过外镇府商议后由各派的贡献依次分成……………”


此话一出,当即有人心生不满跳了出来质问道:


【天庭话语说的好听!在座的,有些是天庭的嫡派,有些颇有土地,不惧损失,那我们这些小门派呢,你如何保证能分的公平?这么多年,在这武夷山,和妖斗,和人斗,倘若最后只为了分得指甲盖大小的东西,我还有何颜面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弟子和师兄弟。】


【无目天尊】“居然敢咆哮天庭命官,何其无礼!好哇,你口口声声说你们门派为了素蛇如何如何,死了多少弟子,兄弟,有专人核算过吗,那不也是你们自发而来。且又不受天庭敕令,还要发开拔费给你们不成?”


那人还想说什么,却被身边人赶紧拉住,示意他不要多言,这才收敛。反而将目光一一看向杨莲,想着他身为天庭敌国宰相,兴许能驳斥无目天尊的恶行,谁知那杨莲毫无表示,居然开始玩弄起桌上的蚊虫。


【道敏】“唉,像天尊这样不懂礼下谦逊,也不怕寒了世间对天庭有依附之心的人啊。”


话音刚落,彭祖庙的侧门忽然被轻轻推开,一道素白身影缓步而入。来人身着绣竹纹的道袍,腰间系着枚墨玉平安扣,满头银发用木簪松松挽起,正是巫山派长老道敏。他手中拄着根老竹杖,杖头雕着半朵雪莲,每走一步,竹杖点地的“笃笃”声都透着几分沉稳,瞬间压下了殿内的躁动。


再看门外,又带来了一千多名巫山派弟子,二十几位统座,四位堂主,虽人不多,却把各派的风头全部抢了过去。


道敏走到最后一个空着的主座旁,并未急于落座,反而转身面向众人,拱手道:


【道敏】“老道来迟,是因山下忽然怨气四走,疑是那白蟒又要冲山,才耽误了时辰。方才在门外听闻天尊谈‘分血肉’,倒觉得该先说说‘合伐’。若连人心都拢不住,就算活捉了素蛇,到头来怕是要先在这彭祖庙内打起来。”


无目天尊被道敏当众驳斥,脸色愈发难看,刚要开口反驳,却见涂山派掌门狐不疑率先附和:


【狐不疑】“道敏长老所言极是!我等聚在此地,先得定下个‘公平’章程,才能谈合伐之事。”


其余门派也纷纷点头,连先前被无目天尊怼得哑口无言的小门派代表,也悄悄直起了腰杆。


【无目天尊】“狐不疑,你还敢论公平公正?谁不知道涂山派嘴上说和妖邪誓不俩立,却偷偷在门内护着几只狐妖,你其中一房小妾就是!我看你堂堂掌门,却满嘴胡言,甚是狂妄,莫不是被狐狸精迷了心智!”


这话如惊雷般炸在殿内,满堂瞬间鸦雀无声。狐不疑脸色骤变,手指捏得发白,可无目天尊说的确为实话,只是平时大家顾及其面子,从未点破。事到如今狐不疑也只能乖乖闭嘴,像个逐渐融化的泥雕。


无目天尊见狐不疑哑口无言,气焰愈发嚣张,目光猛地转向道敏,语气带着刻意的刁难:


【无目天尊】“道敏长老,你既知我是天庭派下督站讨伐素蛇的官员,为何进殿至今,连个像样的礼数都没有?”


道敏却依旧神色平静,手中竹杖轻轻一顿,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道敏】“老道进殿先论合伐大事,再谈礼数,是怕耽误了围剿素蛇的要紧事。可你真要论礼,我在天庭受衔为地赐将衔,论军籍,可要比天尊高一品,难道天尊不该先向我行礼?”


不错,按规制,他确实该向道敏行礼。满堂众人也反应过来,纷纷看向无目天尊,眼神里满是看热闹的意味。他若不认这个规制,便是自打脸面,往后更难服众。僵持片刻,他终是咬着牙,不情不愿地起身,对着道敏僵硬地拱了拱手,声音低得像女子哼:


【无目天尊】“道敏长老……下官有礼了。”


道敏见气氛安定,终于落座,竹杖在青砖上轻轻一敲,正式开启议事:


【道敏】“既然礼数已毕,咱们便聊聊合伐的实在事。那素蛇白蟒修为深厚,虽然已经被镇压万年,实力估计十不存一,但硬拼恐伤亡惨重,老道倒有个法子,武夷山那一百零八路妖王,本就眼光狭隘,看不得长远想最先抢到素蛇血肉,不如主动让出头阵位置给它们,咱们各派不仅可以减少伤亡,也能保存实力。”


道敏话音落下,杨莲率先点头:


【杨莲】“此法既能避其锋芒,又能借妖王之力消耗素蛇,确是稳妥之举。只是需派专人盯着妖王动向,防止它们中途逃窜,反倒打乱计划。”


众人一拍即合,又开始商议各派具体部署,聊到等待具体事宜定下,道敏忽然加重语气,聊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道敏】“当年武夷三十六派曾庇护过一个蛇妖,本以为是积德行善,没成想那蛇妖竟与三仰派掌门竹子蚕暗中串通,里应外合背叛三十六派。也正因这两人弃暗投明,咱们才能顺利拿下武夷山,可事后竹子蚕却凭空消失了,再无踪迹。”


【杨莲】“竹子蚕?我倒听过这名字,传闻他知晓不少武夷山的秘辛,难道和素蛇有关?”


【道敏】“不仅有关,他还握着更大的秘密。相传武夷山的开创者彭武、彭夷两位祖师,其陵墓就藏在山脉深处,墓中法宝‘阴阳刚柔剑’,‘锦囊乾坤袋’乃是当年女娲娘娘将素蛇挫骨抽筋所制。可惜也,据说竹子蚕破解了三仰派祖师留下来的暗语竹简后就把竹简烧毁了,他自己也不知所踪。”


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吸气声,“阴阳刚柔剑”和“锦囊乾坤袋”都是传说中的至宝,谁若能得到,实力必将大增。无目天尊眼中闪过一丝贪念,急忙问道:


【无目天尊】“那此次开山破阵,有没有可能找到陵墓的线索?”


【道敏】“素蛇被镇压的位置,恰好与传闻中陵墓所在的气脉相连。此番咱们毁掉脉眼,山体必然震动,或许会暴露陵墓痕迹,也可能让它彻底沉入地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若真能寻到,也算意外之喜;即便寻不到,先得到素蛇血肉才是首要之事。”


【对罢,先依长老行事!】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最新
最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