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个人利益

大家敞开聊个人利益问题,我想听听各位的意见同时也参考一下各位的方案。

个人利益是要认真探讨的,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没法合适地解决社交问题。

粗略地划分一下,不追求多么严谨,能用就行:

平等问题、钱的问题、情绪的问题

重要性前后排序

平等问题:

平等不该靠说,而该靠做,这讲求一个一来一回。但是否要绝对地一来一回,我不清楚,因为如果绝对地一来一回,那就成了契约了,但契约又未尝不可。

有的人喜欢拿过去帮过的忙来压我,这种事总是发生。

如果我将人分为两种人,一种是朋友,一种是理性人。理性人就是我上述所说的情况,但是否有这么一种脱离于理性人的朋友(即不计较回报的付出的朋友,付出只是单纯地想付出),我对此存疑。

我更愿意相信,他们帮我忙从最开始并不是图我什么,只不过后来有了需求找到我身上,于是就反过来用以往帮过的忙当借口来压我。这似乎意味着,这种所谓互帮互助的契约是在有了契约的需求之后生成的,在没有这种契约的需求之前,帮忙只是单纯的帮忙。但也确实有可能一开始就图我什么,但这样的话实在是太过糟糕了,他私自立了契约但却不告诉我,或者说这种不为我所知的契约本身就是对我平等的权利的侵犯。

所以帮忙与契约就是分开的,以帮忙为名的契约实际上是对我平等权利的侵犯——他知道这是契约但我却不知道。

不给帮忙带上契约的性质,这看起来似乎有点自欺欺人,毕竟在此之后我已经理解到所谓的帮忙很可能是一种互帮互助的契约,只是这是作为潜规则存在的。而当别人确实是以契约为名进行帮助,我也确实已经理解这种潜规则时,已经很难说这不是契约了。

更好的办法是在一开始就直接点明这究竟是契约还是单纯的帮助,如果对方真的只是想帮我,那挑明了说应该不至于会损坏关系,毕竟冲突应该是时常有的。

一个比较明显的坏处是这显得我太过疑神疑鬼了,而且每一次帮忙都问一次吗,这太麻烦。我们再换个方法,小忙不多问,其他持续时间比较长、忙比较大、耗精力比较多的要特别询问(而且我觉得这种特别的忙已经很可能是契约了,但是对方为了面子也很可能不会说实话,我想还是把它当做契约处理比较好,毕竟这种忙也不常见。)

最后,如果他们拿小忙来压我怎么办?我不觉得正常人会这么看重小忙,因此我不把这些小忙视作契约应该情有可原。

别的暂时没遇到了,毕竟我只是个学生。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2)
最新
最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