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呢?”无数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而无数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现在外面下着台风雨,我正准备出门,所以这期大概相对会较短一些,而时间依旧是11:45,这是个好事啊,虽然还没吃早餐。听着无名氏的R&B,盼望雨停,如果它下着也许也更好,不过总归要停的,不如在合适的时机下着合适的雨,说着合适的话。
所以幸福是什么呢?广义来讲,幸福和快乐这一基本情感是相同的。我们所有的复杂情感,比如洒脱吧,就是快乐与悲伤交织的释然,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洒脱,也可能是绝望。那么幸福这一概念就模糊起来了,如果每个人的幸福都不一样,何谈“幸福”呢?
我们从一个绕不开的点来说——辛苦。上过小学二年级的都知道,语文中有种手法,叫做对比。有快乐的地方,必然有悲伤,有幸福的地方,必然有辛苦。没有对立的情感,就是没有感情的人。那么辛苦又是什么呢?啊其实比起辛苦,我更喜欢用痛苦,但谁叫她们俩人长得这么像呢。所以接下来我说的都是狭义的辛苦,是和悲伤这一基本情感相同的。
所以辛苦和幸福有什么关系呢?举个例子,劳作一天下班回家,妻子在熬粥,我去喝几瓶啤酒,啊大家应该没有妻子吧。那么劳作一天下班回家,打开群聊,和群友激情互动,没有工作?上学一天……毕业了?那看到这个文章算是你的幸福了。总之悲伤和快乐的对立,就是幸福的成因,一个必要的缓解剂,一个无尽悲伤中的甜头。
理解了其作用,我们再说说药效。因为每个人的幸福决定于他所处的环境,所以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高楼大厦,你坐在最上层,摇晃着八二年的拉菲,尽享奢华,但你快乐阈值高,你不幸福。
四处奔走,一间小出租屋不会是你的坟墓,至少今天不是,因为明天的饭钱还迟迟未见,如果说有什么能让你高兴的,那会是睡眠,一个唯一能让你放松的时间,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去做,是最棒的时间,这时的你是幸福的。
四处奔走,那群孤儿需要温暖,另一群开铁路的同志急着回家,可惜了自己身体不太好,站在海边,举起手枪,此刻你不畏惧死亡,畏惧着自己无法再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但并不总是唯一的。收起手枪,这件事不能告诉任何人,然后继续奋斗,以任何形式,以钢铁意志。对他来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无疑是幸福的。
高楼大厦,你坐在最上层,你看着那些为你劳作的农民,想着为何,为何会是这样,为何是为我,你开始思考,提笔,投稿,你似乎想通了什么,想到了一个能为此奋斗的事情,可望着窗户外的农民,远处黑烟下的工人,你看起来并不幸福。
好,从上面四个例子可以看出——幸福是短暂的,每次获得幸福,下一次都会奢求更高的幸福,唯有你清醒的认识到身处的环境,才能理性地享受别人眼中的幸福。同样辛苦是无尽的,来自生存和生活的无尽的压迫,造就了对幸福的渴望,哪怕只是刷会儿手机,没人和你聊天,哪怕身处高层,也愿意下楼去为众抱薪。对幸福的渴望是最强的内驱力,是人类能走下去的原因之一。
同样的,环境带来的辛苦欲是强烈,对幸福的渴望欲是急切,哪怕你说“我怎么可能会”“我不稀罕”“给你吧”那也是自我压迫的情况,这种情况更为糟糕,它会让你变成巴尔干火药桶,哪天要是爆了,而你或其他人事物对此不加处理,不能处理,结果只会恶化成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比起装圣人,真的有学识且能做到的圣人才可谓圣,而不是把幸福从内驱异化成内耗。
前文说完了,接下来我要先去吃点东西,待会儿见。
好回来了,现在是13:45,嗯下一天了,雨刚好地变小了,为什么过去了这么久,当然不是因为台风,吃完去稍微整理了房间,然后出门再洗了澡,所以嗯,我需要重新整理一下思路。
同样幸福归于人,人若是病态了,幸福也会变味。
正如前文的巴尔干火药桶,接下来我们继续讲她们对立统一的事。幸福作为内驱力,不仅能自己异化成内耗,还能通过他者来异化。
依旧是环境带来的辛苦,朝五晚三的工作,这次你回到那个阴冷的出租屋,窗外也是挑灯的人们,妻子看着你,又在数落着“怎么今天这么晚,是不是又去喝酒了”你没回话,当是为了孩子的幸福吧,一切都是值得的。你不想哭,也许以前能,但被说“男孩子要顶天立地”“男人怎么能哭呢”你也哑口无言了,睡床上,妻子又会梦到什么呢?也许的确的,你不敢哭,你不能哭,你不想哭。
成就别人的你幸福吗?还是说在辛苦的高压和妻儿的冷漠下并不幸福?总之幸福的源头不一定能让你获得幸福,只是你所想的源头可以。至于这种事情是好是坏,前人之述备矣。
幸福是小溪,辛苦是冰山,如果说是对立统一,那么辛苦可以变为幸福吗?
“人真是单纯,一旦知道有回报,就会去努力,努力若有成果,就会加倍努力。”从厌恶转变为认同是件不大容易的事,但正是因为它带来的苦尽甘来,一部分的辛苦转化的幸福才显得熠熠生辉,没有付出时间得到的幸福,就是工业糖精(暴论)。所谓苦尽甘来,就是其转化的一种表现,这种甘不一定是真正的结尾,而是你所认为的结尾,比如全国大赛金奖、又活了一天、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之类的。而要说“苦完了,甘呢?”这种话,得从本质上看这种苦是什么,幸福与幸福之间都有差别,辛苦自然也有。
苦分五种,我们引用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不过这个时候就有人要问了,需求与辛苦有什么关系呢?首先我们是非理论性文章,不必深究为什么这里能融合那里要这么说,其次辛苦的一大原因也和需求有关。有了生理需求,你才会活着,不然直接躺平饿死得了;有了自我实现需求,你才会看到这篇文章,不然我也不会写了。总之没必要较真,思想是多元的,要较真也要摆事实而不是在这扯皮。
啊前面说到苦分五种——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满足了一种,便会渴求下一种,如果下一种得不到,辛苦自会过来的。所以前面也说了唯有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能不能得到,才能将辛苦转化为幸福,这便是第二种转化方式——知足常乐。当然前提是你有那个知足常乐的资本,所以前两个办法都不行,倒是还有些更深层次或者更极端的,当然这种办法就不应该在我这里找了,毕竟我这里还是较为轻松的说。
拿不拿曾在《希区柯克》问过辛与幸的文字游戏,为什么幸包含了¥,为什么去掉一横就是辛。乐观地看,所有的情感都有利益,而幸福必定需要金钱则是个伪命题,毕竟幸福是广大的,无论是金钱还是情感都有其的价值,我向你索取怜惜,你向我索取温暖;而去掉一横就是辛,也可以说是她们二人的对立统一,从点到线,有了支撑,有了幸。前鼻音的辛永远冲在前头,后鼻音的幸也永远紧随其后,她们交织的故事充斥在人类历史,并永世长存。
雨又停了呢,嘛嘛,毕竟我说的幸福与辛苦本质上还是快乐与悲伤的别称哦,要是真的拿这个啊不好,要吃晚饭了,但我又不想出去吃,嗯……嘛总之总之,下次再见啦,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