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命名法

​想到要取一个名字。


用自身最珍视的意义做名,嗯……“铭记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美好”,这样,就取名为“铭”吧。


那么姓呢?


随便啦,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字作姓,最好是少见一点的,这样就会让自己的名字独一无二啦。


嗯,就叫“泷铭”好了。


 


(一)


“命名法”的介绍其实很简单,“取自身意义作名,心仪之字作姓,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专属于自己的名字”。如果实在看不懂,参照上文我给自己起名时的流程。


“命名法”的作用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两个:其一是给自己一个可用的假名作辨识身份之用;其二便是作为“锚”来锚定自己的本心。


于我而言,命名法“锚”的部分比较重要。“泷铭”的名字时刻提醒我自己的本心,提醒我坚守心中的美好。


 


(二)


“命名法”并非被发明,只是被总结,总结了一种许多人惯常用的起名方式:起一个有寓意的名字。而命名法又在其上进行了升华。“有寓意的名字”多是他人给予的期盼或希冀,而“命名法”中诞生的“有意义的名字”,其意义是需要永久去坚守的。


总结并告知我命名法的是我的朋友佟凛。她的名字大概属于“命名法”中最特殊的例子了:“佟凛”并不是命名法的产物,而是我这位朋友的真实姓名,但她很喜欢自己的名字,于是逆用了命名法,为自己的名字“凛”赋予了意义,即:“提醒自己不要变得像世人凛冬般的冷漠”。


 


(三)


有一件事我该强调一下,命名法所命之名不一定都要像“泷铭”、“佟凛”这般包含深沉的人生准则。名字不用非得作锚,事实上绝大部分人用不到他的第二个作用,所以大可以选用一些自己向往的意义,比如白湫的“湫”——“让自己的生活总有秋天的诗意”;余忆的“忆”

——“忘却一切不愉快的记忆”。这样的祝愿意味的意义用在命名法中同样是可行的。


说白了就是,命名法没有那么高大上,它只是一种为自己取名的方式而已。它的限制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名字要有意义,并且名字的主人要珍视这个意义。


 


(四)


命名法其实还挺浪漫的,为自己取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名字。唯一有些不严谨的是,姓可以随便取这种事好像确实有点随便……


我曾经跟小凛吐槽过这件事,她说:“那有什么关系,名字嘛,总要自己喜欢才行,那加一个自己喜欢的字不是很正常嘛?”


好有道理,我竟完全无法反驳。


 


或许我不说不会有人想到,“泷铭”的“泷”姓,其实是我取谐音“龙鸣”的。刚开始叫“龙铭”的,后来觉得这么霸气的名字不适配我的性格,就加点水稀释一下,叫“泷铭”了。


……这也有可能是我爱划水的原因之一?


 


(五)


按理说,命名法的产物,重心应该落在名上才对。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人反而比较在意我的姓,有叫我“泷泷”、“小泷”,却迄今为止没人叫我“小铭”。


……最好别叫。


我身边使用命名法的朋友也有此烦恼,比如“白湫”被叫“大白”,“佟凛”被叫“佟佟”,实在是常有的事,或许是因为姓总比名更好念?


于是在我一位朋友改名叫“余忆”时,我按照惯例上去就叫他“小鱼”,于是全群被我带跑,全都叫他“小鱼。”


哦不,有一个例外,梦梦管小鱼叫“鱼鱼”[笑哭]


 


(六)


发散思考。


其实不止命名法能赋予名字意义,名字被人熟知到一定程度是会被公众统一赋予意义的,比如提到天才你能想到爱因斯坦,提到王者你能想到梦泪。


这些名字是被社会和时代赋予了意义的,也是最契合他们各自成就的意义。不过这很难做到,需要在某一方面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而且这样的意义与命名法赋予的意义有本质上的区别。社会所赋予的意义大多是对此人过往的总结,而命名法给予的意义是自身前进的一个方向。


 


(七)


这篇文章作为《一纸繁花入梦来》的补充发表,用以详备地解释“命名法”的含义。我同样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自身的意义,不一定非要作为名字,但还请一定牢记于心。那是“锚”,可以提醒你无论走出多远,别忘了自己出发的目的。


《命名法》


收录于合集《尘间笔录》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1)
热门
最新
最早
avatar
ききょう
8
#1114042

我一般会用驼峰命名法

点击加载更多